2.地下水污染的方式
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两种。直接污染是指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,在污染过程中,污染物的性质不变,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。间接污染是指地下水污染并非由于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引起的,而是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,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。例如,由于污染引起的地下水硬度的增加、溶解氧的减少等。这两种方式中,间接污染的过程更为复杂,污染原因更易被掩盖,要查清污染来源和途径更为困难。
3.地下水污染的途径
地下水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路径。通常情况下,大部分污染物都是随着补给过程进入地下水的,污染途径大致有5类。
(1)间歇入渗。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,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,主要污染潜水。常见的污染源有地表废物堆、垃圾填埋场、尾矿库、饲养场、污灌的地下水、农田等。此类途径的污染程度与污染物的种类、污染源强度等有关。
(2)连续入渗。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,主要污染潜水。常见的污染源包括废水坑、污水池、沉淀池、沉渣池、化粪池、排污沟、管道渗漏处等。污染物在进入地下水之前,要经过包气带,由于地层本身具有一定的过滤和吸附作用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浓度降低,因此此类途径的污染程度受包气带岩层厚度和岩性的影响较大。
(3)含水层之间的越流。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(或天然咸水层)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(或天然淡水层)。污染物通过整个层间或破损的井管污染潜水和承压水。如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,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。
(4)由地表水侧向渗入。污染物通过地表水补给过程进入地下含水层,污染潜水或承压水。其特征是污染物影响范围局限于地表水周边,呈带状或环状分布。此类途径的污染程度受地表水水质、水动力条件以及距岸边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。
(5)由通道直接注入。某些情况下,在利用井、孔、坑道等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岩石裂隙中进行地下处理时,排入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地层的吸附、过滤等自净能力,就会造成地下水污染,严重时可能形成大面积地下水的连片污染。
来源:地下水环境